網誌簡介

目標:悠然地去享受學習~

「當學習變得能用自己的話語表達出來,輕易的讓人明白,像是聊天一般,那才是真正學會了。」(知識解說家)

這是我的學習筆記,主要是給自己的思考練習,
但是如果有人閱讀、能分享知識那是很棒的!

如果有寫得不清楚或理解錯誤的地方
歡迎討論~

(不定時更新)

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

【基礎】如何閱讀 & 如何寫閱讀心得?

因為我學習的主要來源是書籍,所以覺得學習如何寫閱讀心得是一件很基礎必需的事,
所以參考我喜歡的冏星人說書,整理出我覺得的大概的閱讀心得的系統架構
...其中有些引用冏大的話,恩..所以不能主張我是完全作者這樣?

所謂的心得就是對知識的消化、再吸收,
「檢查閱讀一本書有沒有獲益的重點,就在於自己能不能夠對這本書提出
 『具體的 讀後感』,而非單純的好看或不好看 (囧星人)」,
   否則很快自己就會忘記書籍的內容,而將那些閱讀的時間變成一種單純的浪費.....
   我大學時期的一位李老師也常跟我說:
「如果你真的懂一件是,你就能從生活中舉出相關的例子」,大概就是這種感覺,
  因為當知識變成自己的,你就能任意地對它附加想像。


【閱讀前】
一個心態是,讀書的重點在於它有沒有解決你的好奇 (完成目的),而非讀書的數量。

基本上閱讀心得可以從破題開始,說明這本書的主題、作者背景、為什麼讀這本書...等,
其實也就是在說明:為什麼我要讀這本書 的原因 (要探討什麼問題)
因為當理解閱讀的目標之後,你會更清楚什麼是閱讀的重點,
而當往後回來看的時候,你也能更容易回想起來自己的狀態(初衷)。

【閱讀中】
簡單的敘述一下書中的重點
需要注意的是,那些:「對,我想得沒錯的句子」
或許不能稱作重點,這不過是讀者的自我陶醉....
「你畫那些你早就知道的句子幹嘛 XD」
「確認自己的正確,並無助於成長,反而會讓自己變的偏頗而抗拒新思維」
 那些新奇的、有用的 ,讓你印象深刻的句子,才是值得注意、紀錄的文字。
 或許此刻不懂,當未來慢慢累積經驗、思考更加有深度之後,自己會恍然大悟呢

基本上,重點應該分成兩個部分,
一是寫給別人看的部分,也就是自己本來就知道的知識;
二是寫給自己看的部分,也就是自己嶄新的收穫。

【閱讀後】
  最後將 閱讀前/閱讀後 的自己做一個對照,反省自己:
「讀了這本書之後,
    我收穫了什麼?
   多知道了些什麼?
   是否對我的思想造成了一些轉變?具體來說是怎樣的轉變?」

「如果最後什麼也沒得到,那可能是自己目標性不足或者這本書其實不值得讀..... (囧星人)」
(恩...感覺參與活動、比賽之類的,這可以套用在種種人生經歷上呢.....



所以,以後我閱讀心得的架構應該會像是下面這樣的:

1. 書籍簡介、閱讀目的 (前情提要)
2. 重點整理(作者觀念)
    2-1 我以前不知道的部分
    2-2 我以前知道的部分 (如果比較忙就不寫了)
3. 閱讀 前/後 反思

參考來源:
1. 商業書的正確讀法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    v=PatY916_c2E&list=PLYBwOTWOdouNKk2ofQajXzQx0WJkhJoFB&index=18
2.看書十倍速 (知識性密度高的書籍該怎麼閱讀)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3jSOrnVJWs&t=0s&list=PLRfjaKIWDSHA7VnBtT0rHtPFtB6gW3KNP&index=1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